网络消费网 >  科技 > > 正文
全球报道:马蜂窝2019:一场失败的“大厂改革”
时间:2023-02-21 17:04:32

2月15日,马蜂窝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由贵州省创新赋能大数据投资基金、贵阳创投、贵阳观山湖现代服务业投资基金等机构联合投资。

奇怪的是,在这份融资消息里没金额,没占比,也没任何一家老股东跟投…是妥妥一份“三无融资”。


(资料图)

随后厂哥联系到几位前员工,和他们一起聊了聊,从曾经首屈一指的小而美公司,到冲击IPO失利,再如今回到原点,⻢蜂窝内部都经历了哪些变化。

马蜂窝最早做旅游攻略起家,由吕刚、陈罡两人在2010年正式开始公司化运营,创立前,技术出身的陈罡在新浪一边上班,一边给马蜂窝写代码,而另一位创始人吕刚负责公司运营,两人分工明确。

在2019年之前,马蜂窝绝对算得上国内首屈一指的小而美公司,无论从员工体验,工作氛围,还是薪资福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5年前后,马蜂窝连续获得融资,到2018年,内部定下了冲击IPO的目标。

厂友告诉我们,在这之前,马蜂窝就算不拿融资,那时候带一些交易和广告收入,也完全能养活自己。

变化是从投资人进来后开始的

在一些投资人看来,马蜂窝当时如果想尽快上市,必须向大厂模式转变,无论是工作节奏还是业务指标,都需要摆脱目前“懒散”的佛系风格。

短时间内,密集向各部门空降领导

既然要走大厂模式,就要匹配大厂的人。在陈罡和某些投资人看来,马蜂窝当时员工业务素质是达不到公司冲击IPO目标的,一定要从外部大量招募“能人”。

在这样的认知驱动下,hr团队开始疯狂从携程、飞猪、去哪儿等圈里的知名厂挖人,候选人到岗后直接在各个部门空降。

人员变动马上引来业务震动,新领导上任后几乎推翻了原来业务的规则,加上他们一般都会带团队过来,很快导致内部新老员工矛盾激增,内耗频繁。

不少老员工认为,虽然此前公司看上去没大厂的业务能力出色,但大家背靠的平台和资源本身就不一样,员工甚至曾联名写信给陈罡说明这一问题。

但已经奇虎难下的陈罡还是选择继续这场“走向大厂”的改革。在2018年到2019年初,期间内部悄无声息走了不少被排挤、不得志的老员工。

直到2019年中下旬,公司被搞得乌烟瘴气,陈罡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裁员。之后疫情到来,加之监管趋严,马蜂窝冲击IPO暂缓。随后,陈罡在内部发致歉信,间接承认了自己的管理问题。

办公回到原点,业务也回到原点

马蜂窝最早在酒仙桥恒通国际园c9,员工总数300-400人。2018年开始冲击IPO后,团队最多达到1000人,但在调整完后人员又回到300-400人。

业务上,当马蜂窝意识到手机移动端流量正在起来的时候,内部转型的脚步还是慢了些。

小红书、抖音等流量平台当时已经纷纷试水旅游行业,到2020年上半年,小红书开始涉足酒旅业务,邀请名宿入驻,开通预定功能、自营线下营地等。

根据报告显示,小红书在2020年上半年已超越携程、马蜂窝、成为消费者首要旅游决策入口。

此外,抖音近两年也开始将酒旅业务作为本地生活的一个重要变现领域。

面对这些纷纷入局酒旅的平台,不仅对马蜂窝的内容造成了挑战,其内容入口也受到一定程度分流。

马蜂窝面对竞争,既缺钱又缺流量,还缺内容

进入短视频时代,长篇游记的优势正在消失,无奈用户的习惯已经改变,内部只好把目光先转向短视频的内容供给。但毕竟长篇游记起家,转向短视频后,很快造成原有老用户和博主的流失。

马蜂窝自2011年获得今日资本500万美元的融资至今,历经7次融资,但商业化能力迟迟未能得到市场验证,在疫情打击下,马蜂窝更是一度岌岌可危。

如今放开后,旅游业迎来复苏,来自贵州投资机构的融资对于内容变现问题悬而未决,且曾经深陷数据造假、裁员风波的马蜂窝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如果想再回到当初的高光时刻可能还很难。

关键词: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网络消费网的作品,版权均属网络消费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网络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网络消费网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热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os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网络消费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15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