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网 >  科技 > > 正文
把老人逼疯的智能电视,沦为人工智障:层层收费、操作反人类、广告乱入……
时间:2023-02-13 13:24:39

#01

“电视,把我爷爷

逼成这样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春节前夕,安徽宣城的王女士回家探望爷爷时,看到桌上叠着几大张手写的清单。

她原以为是爷爷平时记的备忘录,拿来一看才发现纸上密密麻麻,写的全是影视剧名。

王女士3年前为爷爷购买大屏电视,每月还缴纳了175元的套餐费。

如果没有看到爷爷手写的清单,她还一直欣慰地认为,她们这些晚辈不在的时候,是电视陪伴着老人。

直到自己打开电视,她才发现电视上的内容看似丰富多样,但随便点播一个剧,不是提醒需要再次缴纳平台会员费,就是被告知“该片为VIP专享,需额外收费”。

爷爷无奈之下,只能一个个视频点播过来,每播放一个,就在纸上记一笔,如果是能免费看的,他就打勾备注一下。

一句“电视把我爷爷逼成这样了”,不是一个人的无奈,而是无数网友的感同身受:

“别说你爷爷了,我都不会操作,每次按好几个遥控器才能打开。”

“以前电视只管上下翻,现在还要在各个分类中选来选去。”

“所谓智能电视,和个智障一样。”

你或许会说:手机和电脑都这么普及了,何必还要再去看电视?

但事实却是,很多老人并不像年轻人一样,拥有那么多选择。

根据网上公布的数据,从2011至2017这7年里,随着移动端视频内容的井喷,中青年群体人均收看电视的时长逐步降低。

但54岁以上的老年群体,收看电视的平均时长依然稳定,且是所有群体中收视时间最长的。

最近5年,只有2020年年初,多数人因疫情居家,使得全年龄段看电视的时长激增。

除此之外,电视端的受众分布,依然延续原有的趋势。

身处信息娱乐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无力追赶的老人,只能留守在被年轻人遗忘在角落里的电视机前。

而对于这些被迫成为自己忠实受众的群体,电视端的功能发展则又表现出一种彻底的抛弃。

王女士爷爷被电视逼得手写观影清单,就已经让人万分无奈。

可那些不识字的老人呢?

有些老人电视看到一半,画面中央就弹出各种窗口,因为看不懂,只好打电话给孩子:

“你帮我看看,电视好像又坏了。”

有人帮自家老人下载学习强国,不是带着老人一起提高觉悟,而是为了更轻松地看一些、在电视上不知道怎么才能播放的新闻。

还有些老人大年初一不愿出去折腾,只想在家看看吃年夜饭时没来得及看的春晚。

结果发现以前在春节期间洗脑循环的春晚,用现在的电视竟也只能试看5分钟。

如今,我们通过手机和电脑,能够随时随地观看感兴趣的视频内容,或许不用怀念以前必须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某部连续剧开播的时光。

但对许多老人而言,这是他们想回,却又回不到的过去。

他们一次次遭受电视的打击,不愿给孩子添麻烦,想报修又心疼钱,最终只能木然看着混乱的画面发呆。

#02

各自为政的厂商,

为之埋单的观众

-

天下苦智能电视久矣。

今年1月9日,演员李嘉明就已在直播间炮轰现在的电视:

“买个电视花大几千,完了我还看不了,每个项目得单独收费。”

大部分观众并不反对收费这件事本身。

就像十几年前,我们同样需要缴纳有线费用,才能看到更多频道的节目。

这个时期,电视的运营模式是由各卫视播映内容,观众则按照既定的拍片计划,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

智能电视刚问世时,它带给人的期望是打破传统模式:

不再有卫视指定你在什么时段看什么节目,观众可以随时回放或点播想看的内容。

从按时收看到随时点播,基于这种观影模式的转换,视频内容供应商成为主要收费方无可厚非。

而且观众用钱包投票自己喜欢的内容,也有利于市场良性反馈,进而催生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

但谁也没想到,“付费然后看想看的内容”这样简单的线性模式,落在电视上立刻变得错综复杂起来。

在李嘉明将矛头对准电视的同时,中国家电网也发布了《2022国内市场适老化电视调研报告》。

其中,“开机后不能直达想看的节目”、“设备之间不知如何切换”、“遥控器太多,不知用哪个”等已成为广受用户诟病的痛点。

如果你偶尔有看电视,想必会注意到现在围绕一台电视,有电视遥控器、有线电视机顶盒遥控器,甚至还可能有互联网盒子遥控器。

看个电视,你要用2-3个遥控器来回切换着操控。而这些遥控器的布局复杂难懂,按键既小且密,别说是老人,年轻人都要对着说明书研究个半天。

即使弄明白遥控器的使用方法,我们仍要面对层层嵌套的用户界面,一旦不小心按错,就会卡在各种不明所以的页面上,甚至还找不到“退出”的选项。

想起去年冬奥会期间,一位网友在收看电视未果后的吐槽。

要是放在以前,奥运赛事这种级别的节目,打开电视就有好几个频道在同时转播。

而现在几个精通电脑手机的年轻人,愣是没办法用电视收看自己国家举办的奥运会,成为一种莫大的讽刺。

现在来看,他们当时应该是忘记打开了机顶盒——只有选择机顶盒对应的信号源,才能将电视调到相应的频道。

越来越多的配套硬件,错综复杂的输入接口,隐藏至深的信号源头……一个个极具科技感的名词相互堆砌,让原本简单纯粹的电视,变得只要儿女不在、老人就只能任其蒙灰的鸡肋。

而在这背后,是各种资本力量的介入:

电视生产商、平台运营商、视频制作方……人人都想从电视市场分一杯羹,人人又各自为政,彼此之间互不兼容,使得电视操作和收费模式的复杂度,在一系列排列组合后指数级增长。

增长到最后,普通用户掏钱买了个电视,却像是花钱贡了个祖宗。

#03

改变现状,

“想不想”与“能不能”

-

2019年12月,某视频平台放映热播剧《庆余年》,在原vip会员的基础上追加了收费更高的vvip。

在受到全网口诛笔伐后,平台工作人员对国内观众痛心疾首:

“中国人不配拥有精神生活。”

时隔3年,一位国内观众在使用电视投屏已购买的视频时,被另一个主流平台告知:

“由于版权原因,暂不支持投屏。”

但在平台眼中“版权意识极强”的海外地区,用户却能顺利投屏而不受任何限制。

我相信,随着国内版权意识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观众都愿意为高质量的视频内容买单。

但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各大厂商以支持正版为名,不断挑战,而且是刻意挑战国内观众的底线。

前面提到,当前电视操作和收费项目的繁杂,究其根源是产业链上各企业相互独立。

但这并非是不能解决的问题。

某乎上就有媒体从业者指出,可以将电视平台汇总成类似浏览器的引擎页,由后台分流单项付费给各个公司。用户无论是看什么平台上的视频,只需要为那个视频付钱,如此就能避免重复收费。

归根结底,解决围绕电视的种种痛点,很大程度上不是能不能,而是想不想的问题。

作为客厅内容输出和流量入口的主要载体,电视吸纳了太多逐利方的入驻。

许多人深恶痛绝的电视开机广告,背后是每条5万元的利益催化。

而让老人们无奈的操作每多一步,厂家就多一个投放广告的页面;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专栏每多一个,厂家就多一个招商引资的机会。

这些本都是互联网上的操作模式。每当我们在线看一部电影或综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弹窗或者广告插入,不断扰乱我们的视线。

每当这时,我们会想起坐在电视机前,那种纯粹的、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然而如今,作为互联网逐利效应的延续,电视机被裹挟的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成为商家在客厅挥向观众的又一把镰刀。

正如一位网友所感慨:

与其说是电视,不如说是花钱在客厅放了块广告屏。

好在广大观众的呼声是能被听见的。

2月9日,就连《人民日报》也看不下去,针对电视乱收费和操作繁杂等现象进行发声。

而在去年,国家就出台明确的法律条款,禁止厂商在电视中强行插入开机广告。

围绕智能电视的种种乱象,并非一朝一夕的产物。我们也不能指望这些声音和举动能即刻改变现状。

但我们可以期待它们能成为一个开始。

这不仅是在这日趋嘈杂的世界,为我们自己保留一片还能安静看点东西的净土,也是为了守护老人、他们那本已贫瘠的精神世界。

* 部分参考资料:

[1] 《2022国内市场适老化电视调研报告》,中国家电网;

[2] 《2011-2017各电视收视人群人均收视时长》,旗讯网

关键词: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网络消费网的作品,版权均属网络消费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网络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网络消费网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热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os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网络消费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15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