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网 >  科技 > > 正文
快看点丨裁员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硅谷巨头为何会错判形势
时间:2023-01-30 21:14:11

此次硅谷裁员的“大逃杀”俨然已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太平洋西岸的国人欢度新春佳节时,东岸的美国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则可能是在忐忑不安地查看邮箱中是否有一封宣告自己被炒鱿鱼的邮件。据硅谷裁员追踪网站Layoff.fyi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进入2023年以来,已有超过229家科技企业解雇了68502名员工。

事实上,家大业大的巨头更是此次裁员潮中的主力,例如微软这一轮裁员1万人、谷歌裁了1.2万人、亚马逊则达到了1.8万人。甚至于就连此前独善其身的苹果也“沦陷”了,从冻结招聘计划变成了可能裁撤“零售客户服务”(Retail Customer Care)部门的一批员工。而无论是在Reddit、Twitter,还是领英,硅谷这一批失业者的抱怨和哀叹已然泛滥。


(资料图片)

毫无疑问,席卷整个行业的裁员意味着互联网行业进入到了一个不太景气的周期中。然而在近期各大互联网巨头发布的财报中却展示了一个十分令人诧异的现象,那就是他们的业绩与“灾难性”、“垮塌”、“巨亏”等负面性极强的词汇,显然还有着很长的一段距离,其账面往往都“躺着”成百上千亿美元的现金,远没有到需要大规模裁员来确保现金流的地步。

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在相关内容中是这样来解释这个问题的,“科技公司裁员似乎是因为其他科技公司正在裁员”。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轮硅谷的裁员潮并不是科技企业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断尾求生之举,反而更像是在马斯克入主推特后的“登高一呼”,其他企业借坡下驴。

事实上,根据Layoff.fyi公布的数据显示,硅谷这一轮大规模裁员起于2022年春夏之交,最初仅限于中小规模企业。但由于这类公司本身就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每年硅谷倒闭的初创企业更是不知凡几,所以当时并没有形成舆论焦点。等到去年秋季马斯克收购推特后,发现了这家公司的“虚假繁荣”状况,紧接着就用极为戏剧化的方式把裁员这件事摆在了舆论场上。

所以捋一捋时间线就会发现,或许是马斯克做了这个吃螃蟹的人,才使得各路大厂方才打蛇上棍。如果大家真的是因为缺钱,那么亚马逊就不会在去年上半年花65亿美元收购社交电商GlowRoad、微软也不会壕掷687亿美元试图买下动视暴雪、谷歌同样不会用54亿美元收购网络安全公司Mandiant。

因此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席卷硅谷这一轮堪称海啸般的裁员浪潮,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上至巨头、下至初创企业不约而同的错判了形势。

此前在2020年春季,由于疫情爆发导致了大规模的居家,也为全球互联网行业带来了一轮新的增量,再加上欧美各国普遍采用了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也注入大量流动性。

这就意味着硅谷企业在疫情流行期间既可以追求新的增量,手中又握有充沛的资金,结果自然就是各大厂商一致选择“大干快上”的经营策略。而作为一个以“人”作为生产资料的行业,互联网厂商的扩张往往也是以大规模招人为起点。

其实Meta掌舵人扎克伯格在此次裁员前的公开信中,就很好的解释当时硅谷的风气。他表示,“很多人都认为,即便疫情结束后,增长也会持续下去。我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大幅度增加了投入。”

不仅如此,对于互联网厂商的员工而言,大规模招聘也契合他们的个人利益。毕竟除了躺平之外,大多数职场人都会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也就是晋升。而在互联网企业,管理职级通常是与管理的人员规模强相关,而新人变元老、主管升经理、经理升总监、总监升副总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手底下加人。但一般情况下加人是很难被高层批准的,毕竟招人是要花钱的。

可在两年前,这些硅谷企业不仅有钱、也很有扩张的欲望,在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高度契合的情况下,各公司的人员规模更是坐火箭般攀升。根据他们所发布的财报显示,微软在过去两年间一口气招了近6万人,谷歌在疫情前的全球员工总数是11.9万人、2022年末则达到了18.7万人,Meta的人员规模也从2019年的4.5万人跃升到2022年裁员前的8.7万人,其中最加激进的则是亚马逊、两年时间共招了81万人。

在如此狂热的市场环境下,自然也就由不得管理层唱反调了。在大家都招人、唯独你谨慎的情况下,投资方大概率就会怀疑你的业务是不是出了问题,作为管理者又怎能给董事会这样的交代?更何况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三十余年的互联网行业发展史也让科技巨头明白了一个道理,由于错判未来白白烧钱并不可怕,面对趋势不敢花钱、导致没有拿到通往未来的船票才可怕。

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就是如今扎克伯格是后悔去年投下百亿美元All in元宇宙,还是更后悔没有早点去做短视频、狙击TikTok呢?这其实就是为什么看起来拥有无数智力和信息资源的硅谷巨头,会齐齐犯错的缘由了。

只可惜随着全球在针对疫情策略上的转向,互联网的增量没有了,再加上量化宽松的经济环境已经变成过去式了,就等于钱也没了。

当硅谷巨头乐观判断未来的现实基础不存在了之后,风停了、猪自然就要掉下来了,所以“拨乱反正”也就开始了。更何况互联网行业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新项目在开发阶段如果需要100人的团队来完成工作,如果在不考虑后续升级的情况,后期的日常维护可能就只需要20人就足够。

当公司处于扩张阶段,剩下的人还会有另一个新的项目能够接纳,可一旦扩张停止,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毕竟谁都不养闲人,就导致冗余的员工不就只能被解雇了。

而哪些曾经相信“零基础文科生三个月转码上岸大厂”、“两年经验跳槽拿下40万美元大包”的故事,在近两年一股脑扎进美国互联网行业的人,要自己吞下这个苦果了。

关键词: 互联网行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网络消费网的作品,版权均属网络消费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网络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网络消费网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热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os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网络消费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15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