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网 >  科技 > > 正文
为什么互联网人都在信仰“MBTI”?
时间:2022-02-13 15:20:06

无论哪个年月,知识分子总是对人的多样性充满了信心,并将其视为值得自己挺身而出捍卫的信念。所以在过去的两年,我们经常能看到行业媒体们对“信息茧房”和算法的批判,认为把人归类、简单地贴上标签是对人性整体的侵犯。

这个论点的逻辑也很好理解。拿我自己举例子吧,我和短视频平台百分之八十的直男用户一样,都喜欢看井川里予跳舞,按照现在内容平台的分发机制,我这个账号的用户画像就会因为长期刷井川里予、长时间停留在她的视频中而被贴上LSP的标签。

但问题是,我和另一个同时刷美女视频的LSP,是完全相同的人吗?我们的智力水平、我们面对复杂情况时的处理能力、我们对严肃议题的观点态度,可能会因为手机里那个漂亮姑娘一定保持一致吗?

即便没有统计学支撑,我也可以坚定地回答:当然不会!

但严格来说这种对个体进行标签式的分类,以最大效率的迎合人的娱乐欲求从而获取利润的策略,并不是互联网产业原创的,更不是内容产业发扬光大的。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套商业娱乐逻辑就在心理学领域得到过完整的实践,实践所产生的“新产品”直到现在仍然保持着极强的生命力,甚至在社交网络时代的帮助下完成了进一步传播。。

而这个新产品,就是在年轻人群中广泛流行的“MBTI”人格测试。

什么是MBTI?

按照广为流传的版本,MBTI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美国心理学者凯瑟琳-库克-布里奇斯在她的女儿伊莎贝尔-布里奇斯-麦尔出生后,由于直观地感受到了儿童性格的多样性,于是决定通过向邻居们调查问卷的方式来看看自己能不能总结出来“孩子们的性格分类”,而这份调查问卷就是“MBTI”的最原始雏形。

彻底成型,是女儿伊莎贝尔长大以后的事。伊莎贝尔在妈妈的引导下接触到了心理学宗师级大神荣格“八维人格类型”学说,并一起投身到研究当中,娘俩一起在原本两种态度类型和四种功能类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判断和知觉两种类型,由此组成了个性的四维八极特征,它们彼此结合就构成了十六种个性类型。

最终经过二十多年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对母女最终提出了一套名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的理论模式,直译也就是迈尔斯和布里奇斯发明的(性格/个性)分类测试,简称“MBTI”。

和常见的心理咨询相同,MBTI的主要测试形式就是“填写量表”,受试者在量表中提交的答案,为一套精心设计过的算法提供参数以产生相应结果,用来定位受试者的思考风格和行为风格。不同的思考风格和行为风格都有不同的对应字母代称,组成了我们在社交软件的个人简介中,经常看到的INFJ、INTJ等等。

这套历史渊源和方法论安排下来,MBTI和与旧杂志上脑筋急转弯式的心理问答已经有了非常直观的区别,形式上更接近正统的社科理论,也更容易被受过完整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接受。

以至于如今的MBTI不仅能够像它最初发明的初衷那样,为找工作和职业规划提供指南,还和学历、兴趣、擅长的运动项目、时尚品位等并列,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社交名片,被应用到了即刻、小红书、知乎等以年轻人为主的社交平台个人签名里。

2015年时,连《人民日报》都曾发微博:“10分钟,28道题,看你适合做什么工作,快来做做国际流行的 MBTI 测试吧”。

许多精明的生意人也发现了商机,各种类型的MBTI测试app、小程序层出不穷。据说早在1975年,美国CCP出版公司就进行过统计,发现进行过MBTI测试的人数已经达到五千万。

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当我们越来越频繁地在年轻人的简历上看到“我是ENTP型人格,天生的管理者”这类场景时,可以预估在中国,这一人群规模可能会更大。借此而来的各种营销培训,包括以“性格分类”为内核的营销策略,拥有更广阔的市场。

MBTI的问题出在哪?

正如前面我选择的称谓那样,凯瑟琳-库克-布里奇斯和她的女儿伊莎贝尔-布里奇斯-麦尔,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能算是比较高阶的心理学爱好者,她们没有心理学相关的高学位。而又因为没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打底,她们创造的这套MBTI测试,实际上长期在信效度方面备受质疑。

信效度是判断心理学测试是否可靠的一个重要标准。简单地理解,就是如果你反复对自己进行MBTI测试,发现多次测试结果显示不同,一次可能是ESFP,下一次变成ESFJ,那么很可能说明“MBTI”本身是有问题的。上世纪就有专业机构从“信效度”方面来考量MBTI,结果是:“在五周内,参加了两次测试的人中大约有一半人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也就是说在学术界,MBTI不具备正统地位,更接近“民科”。

其实他们的祖师爷荣格本人也强调过一个事实,他的“八维人格”理论不具备实践意义,纯粹是自己根据多年当精神医生的粗略临床观察所做的总结。这个理论主张更详细的阐述是,如果你被归类为这一种类型的人,这意味着该类型在你的外显行为表现上占据了上风,而跟它对立的类型则潜藏在潜意识中,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人应该去了解和发展潜藏的类型,让内外达到平衡——用怹的话说:

“人类可以被分成八种类型,但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例外。”

荣格大神认为,机械地确定自己人格类型的心理学测试,本身就是违背心理学原则的。那么号称建立在“荣格理论”基础上、给人带来身份想象的心理学测试可靠程度几何,答案就很明显了。

出于好奇心的驱动,我也曾经进行过MBTI测试,里面的问题大多是这样的:

这类问题的设置和很多所谓的心理测试被诟病的原因相同,都完全忽略了具体生活情境的复杂性,试图用二元论来解释一切,它不会指向任何有现实意义的答案。问题本质上,还是在我们塑造自身形象的某种意淫。

比如具体到上图这个问题,回答我是个先看大局面,还是先掌握细节的人。什么叫大局面?什么叫细节?你总得给我个具体的情境吧?如果我是足球队的主教练,比赛时我当然要看赛场的大局面,我是同一支球队的厨师,我关注的只能是灶台前那点细节。但主教练回家闹离婚分财产的时候,是不是也得关注家电都是谁买的这种细节?厨师向俱乐部提供采购意见的时候,是不是得对球队的人数和整体日常消耗等大局面有所了解?

抛开情景笼统地回答这类问题,功能大概只有丰富社交网络人设,向自己吹嘘自己的优点。毕竟无论选择哪个答案,似乎都在暗示自己是个有坚定行事原则的小英雄,每一件事上都能看出我那一以贯之的风格,这个形象很酷很拽,但可惜并不符合唯物主义。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或者我们从事的某项事业的进步,都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如果把这个过程放大,截取一个个片段,很可能是锯齿状的起伏,而不是凭借性格上的一腔孤勇画出的直线。

值得庆幸的是,我是以旁观者的心态来看待MBTI测试这一事物,所以会第一时间提出怀疑,如果我真是个有自我认知需求的人,也并不在意通过测试得到一个有效结果。

但我也不能否认的是,这套系统确实在观感上很难让人反感。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一代在后工业化时代长大的人来说,效率和分类,仿佛是某种现代性的标识。可量化、有排列组合、有表格,颇似粗浅版的代数学的MBTI方法论看上去值得信任,透着浓浓的科学气息。

与MBTI相似的,是星座狂热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人身为社会动物,自然会具备某些共性,这些共性可能会被划分、被定义,但每个人身上最宝贵的,恰恰是摆脱了共性的那一部分自我。我们每个人实现自身价值,靠的就是这部分自我,哪怕它只占我们构成的百分之一。

就像人和猩猩在DNA上的差别,可能也只有百分之一,但恰恰就是这百分之一的差别,让我们拥有了贝多芬和爱因斯坦,让我们创造了丰富的现代文明。

放到每个具体的人身上也是一样,通过MBTI测试,掌握了自己与世界其他几千万人的共性,看似是一种认识上的进步,但把资源投到这些共性上,则收获的很可能是全面的平庸。

MBTI还有不少“兄弟”。如果点开短视频平台,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分类思想的副产品,许多看起来并没有任何学术背景的培训家在向粉丝推广“如何培养XX体质”“如何通过星盘来做好职业规划”……

和甚嚣尘上的MBTI测试相似,以星座为代表的一系列古早玄学,在中文互联网世界已经建立了庞大的产业链条。

早在2017年,微博的某知名星座博主就已经在北京西单大悦城举办了“星座好奇屋”“星座名人堂”等线下活动,同一时期,部分头部星座自媒体能完成3000万的巨额融资,这一产业伴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勃兴,一度看起来欣欣向荣。

同样,这个看上去走娱乐消费路子的产业,实际上消费的是人的心智和判断力。

星座信仰的流行,背后有个已经被说烂了的心理学现象,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指的是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并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即使内容空洞。在现实场景中,当星座理论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因此以星座推断性格,虽然是20世纪以后的流行文化,但在内容和结构上,它是极为原始的巫术,用来治愈现代人的价值虚无。

在这种情况下,将星座理论和职场、理财、婚姻等严肃命题结合起来,并将之包装成知识付费等产业,更是鼓励人们不去用理性思维看待现实生活。同时又因为“星座”有一层“娱乐外衣”当你拿出理论依据来质疑星座的合理性时,他们也许会逃避式地辩解:信星座就是个玩儿,何必这么较真呢?

就像很多人不能确定MBTI到底是职场指南还是社交名片,产业属性的左右摇摆,直接结果就是消费者所身处的实际消费场景不断被混淆,最终不断为错误的解决方案买单。

这类生意能够在现代化的今天爆火,也许揭示了一个令人扼腕的事实:在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没有建立稳定的世界观之前,互联网就裹挟着大量的、超越我们个体处理极限的信息介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并且这还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越是复杂倒置的现实景观,越容易制造精神茧房,人们躲在其中,寻找同类,以期在纷繁的世界中获得庇护。

所以最喜欢把MBTI测试结果标注在个人简历里的,似乎更多是是年轻的自媒体从业者和互联网大厂的员工们;百度“永动机”吧里孜孜不倦挑战热力学定律的手工家里,从来不乏在校大学生;而最笃信星盘命理的,是往往是享受过高等教育、娱乐方式并不匮乏的城市青年。

生活在当代社会,有时是件很辛苦的事,人与人接触并谈论起什么事时,需要迅速判断对方来自哪一阵营,正处于这一阵营的什么发展阶段,从而才能有合适的对话选择。之所以你并未感受到这份辛苦,是因为你有条件挑选和你同一阵营的人来进行社交活动,但更多的人没得选,只能不断小心翼翼,处处避免踩雷。

但这些并不是MBTI测试、星盘理论无限制商业化的理由。宿命的标签被粗暴地贴在我们身上,人们开始在固定有限的形容词里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复杂的现实生活被一切为二,仿佛我们面对的都是二选一的选择题。在整个社会精神层面,一幅反乌托邦的景象徐徐展开。

我们可能想方设法躲避具体议题带来的割裂风险,在求职时却被HR出题证明自己是何种人格,这种体验不能再糟糕了。测试证明这一批同事里,我是据说跟爱因斯坦相同的INTP,他是和马克扎克伯格相同的INTJ,虚荣心和身份焦虑会让我选择必须成为爱因斯坦,他也会真拿扎克伯格的传记来按图索骥地做事,我们碰撞到一起,并不会创造出元宇宙里的相对论,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山寨大佬的争风吃醋。

好多本来前途无量的事业机遇,就是被这么勤奋地耽误了。

而迄今为止,学术界似乎并未对此发出有力的警告,相关行业的标准也并未得到有效推广。人在遇到困惑时,肯定真的需要点拨和指导,但谁能保证那个给我上课的人是不是个民科混子呢?

现在可以得出结论了:以MBTI为代表的一系列玄学民科,只不过是我们对确定性和可预期的执念幻化出来的自欺欺人,它们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启迪,只会让我们陷入对自身的妄想之中,从而开始郑人买履,并下意识地拒绝更多可能。在一个极剧变化的年代,这种迷信害人不浅。

结语

最后想对正在“迷信”MBTI或者某道大叔的人们说几句。

就像我们无法揪着自己的头发起飞一样,我们无法去过一种被设定好的、道路明确的人生。回想一下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我们和我们的另一半之所以有稳固的感情,是因为在过去的岁月中我们虽然不断地冲突,但彼此坦诚并愿意付出牺牲,而不是因为对方和我们星座相合;我们赚到足以养家糊口的财富,都是我们低头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攒下的机遇和人脉带来的回报,而不是每天看着星座推送来办事得到的奖赏。

科学的生活,是注定艰涩的旅程,但和拔智齿一样,人总不能用花椒麻痹神经一辈子,有些麻烦的道路,该走还是要走的。比如认识你自己,比如认识这个世界的复杂。

文艺复兴以降,人本主义就成为了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一个普通人的性格可能比太平洋更广阔深邃,内里蕴含着丰富的宝藏;佛说一花一世界,就算全球化式微,各国关门落锁,你生活的城市,甚至哪怕就是你居住多年的社区,也有值得你去观察的、有可能会颠覆你以往认知的人和事。

所以不要想着当什么领导者或艺术家,不去规划钉在虚拟画框里的未来,去做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去研究怎么把米饭煮得更香、怎么把体重和血压控制得更好、怎么和同事心情愉悦地完成今日事,几年下来,你会发现你作为一个快乐、健康、成功的人,就已经站在未来里了。

关键词: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网络消费网的作品,版权均属网络消费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网络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网络消费网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热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os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网络消费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15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