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网 >  科技 > > 正文
5000万美元造车?李想骂造车新玩家“骗子”
时间:2022-01-17 21:40:29

撰文/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王欣

编辑/ 冒诗阳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再次“口无遮拦”,引发了又一轮关注。

1月16日晚,李想在其个人微博转发团车CEO闻伟宣布造车后接受媒体采访的内容,炮轰其刷新了创业者的底线。

李想称团车入局造车,是“指望找到超级救世主的创业者”,而他们“普遍是骗子,或者大概率自己是骗子”,同时他还批评称,“真是刷新了创业者的底线”。

1月5日,起步于汽车团购的团车网宣布入局造车,该公司CEO闻伟表示,将用一个100多人的外部团队完成几乎所有造车流程,既能将新能源汽车的造车周期从36个月缩减到18-24个月,还能把一款车的量产成本缩减到5000万美元左右。

对于闻伟的表述,汽车行业的从业者大多不予置评,李想是唯一公开发表意见的行业领袖。

事实上,李想经常发表较为激烈的言辞,有时是为回应外界对理想产品、技术路线的质疑,有时发表自己的感悟,被“怼”者既有车主,也有同行,因此被称为是“公关杀手”。有行业人士认为,作为一个新汽车品牌的创始人,更应保持耐心,与企业、品牌之间保持距离,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这一次,李想对团车“开枪”后,麻烦远没有结束。1月17日,团车CEO闻伟回应李想质疑,将矛盾再次升级。“没想到万里长征迎面第一枪来自李想先生。除了节奏和耐心您是不是忘了眼光和判断?冯思翰(大众中国CEO)被反怼不就是当初看走了眼喷得太早?所以谁也别把自己当先知,也别成为自己最记恨的那拨人。”

闻伟的造车言论,李想看不下去?

公开资料显示,闻伟是一位连续创业者。闻伟早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工业外贸专业,后来进入上海三菱电机公司从事渠道销售工作,自2000年开始自主创业。2009年,闻伟开启第五次创业,他发现有人在社群里集结,再去4S店砍价买车,自此创办了团车网。2018年,团车网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国内赴美上市的汽车新零售第一股。

入局造车的背后,团车自身的危机已经显现。

1月13日,团车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2021年第三季度,团车网净收入6110万元,同比减少38.9%;第三季度毛利润为4680万元,同比减少35.1%。这家以车展为主营业务的汽车零售平台经营状况正在受到挑战,团车网急需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

“看到‘蔚小理’刚开始造车时,其实就有冲动了,但当时条件还不成熟。真正下定决心是在2021年下半年,经过撮合,我们和行业内顶尖的团队开始接触,看到了造车成功的可能性。”闻伟在1月1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不少关于团车自身造车的优势以及对时下新势力的看法。

据悉,团车造车的基础来自一个100多人的外来团队。而闻伟表示这个团队可以承担包括产品规划、工程开发、智能驾驶在内的几乎所有造车流程,且具有20多年的造车经验。不止于此,这个团队还可以做2000万元以上的车,也可以做5万元以下的车,包括商用车、物流车。

在闻伟的描述中,该团队已经拥有半成品车型,而团车的第一款车将会从这些半成品车型中选一款,定价会在10万元-20万元之间,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开启预售,“第一款车采用成熟方案、成熟技术、成熟供应商,产品本身质量、品控是完全成熟可控的”。

“我觉得至少有五成以上的胜算。”闻伟称,团队有试错成本,“我们第一款车失败了也没关系,3个月能再做一款。”

至于团车造车的资金来源,闻伟表示,团车本身是美股上市公司,目前非常感兴趣的投资方不少,各地方政府对造车项目的渴望也可以成为解决方案之一,而且“一款车量产所用资金我们测算是造车新势力的几分之一。牛创拿到5亿美元,我们可能是他的十分之一。”

2022年造车是否还有时间窗口?闻伟表示如果市场容量是500万台就会拥挤,如果是2000万、3000万台就有机会。电动车的差异化以及新的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盈利模式都还有空间,像软件订阅等新业态还会冒出来,“大家不用担心赛道挤,会有细分,未来2年是我理解的最后的窗口期”。

谁在看好团车造车?

自1月5日团车宣布正式进军造车领域后,市场并没有给团车造车太多的正面鼓励,宣布造车后,团车网的股票曾出现小幅下滑。

除了李想外,大部分汽车行业从业者也纷纷在寻找,团车宣称的神奇的100人团队在哪里?

“不看好,在终端的时候和这个公司经常合作,他们没什么影响力,也没什么成交量。这种企业文化,造出来也不是什么好车。”一位汽车行业从业者表示。

“恕我直言,这100多人的团队这么无敌吗?能干这么多事儿啊?凭我十多年的的从业经历,我觉得后边加个零干这些事儿也得累个半死。”一位从事汽车制造的网友表示,这更像是在割韭菜。

根据《财经天下》周刊梳理,当前蔚来全球员工数9000多人,小鹏是5000多人,理想汽车目前的团队规模4000多人,是蔚小理三家规模最小的。但到了这个数量级,即使是4000多人,理想内部再根据不同业务划分,组织管理依然是大难题。

另外,“5000万就能造车”的言论以及闻伟对造车环节很多问题都还存在模糊认知,这使得团车造车的靠谱程度大打折扣。“啥都没想好,啥都没做出来,而且造车这一个项目两个团队融合起来并不容易。”

此前,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称,造车门槛已经上升至400亿元,“一个企业如果没有400亿储备资金,风险会很大。”

李想40岁“口无遮拦”?

在很多人眼里,这次李想炮轰团车并不让人意外,毕竟李想从不在意自己成为话题制造者。

2021年年末,李想在个人微博发布《40岁的我和14岁的李想同学说几句心里话》称,“你40岁的时候仍然口无遮拦、惹是生非、令人讨厌,没有活成别人想要的成熟稳重、心胸宽广、理性客观。26年后你的内心和行为与14岁时几乎一样,没有因为环境而让自己变得更复杂,这或许是这26年来最值得骄傲的坚持。”

正如李想所说,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李想“诅咒造谣者”、为理想汽车代言、做理想品牌的“公关杀手”、“招惹”同行引战,是汽车圈不多见的活跃分子,他除了在微博分享新技术趋势和创业感悟,还会参与各类热点事件的投票、点赞。

2021年12月22日,李想也在微博上发表11月理想的交付量,还不忘点名同行,称理想的销量“超越了大众旗下中大型SUV的销量总和”。2021年理想ONE总计交付9万辆,同比2020年增长177.4%。自交付以来,理想ONE累计交付量已达12.4万辆。

点名大众背后,李想与大众中国CEO冯思翰曾有一场隔空“较量”。

2020年9月大众汽车的 PHEV 技术发布会上,当大众中国 CEO 冯思翰被媒体问道其对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的看法时,冯思翰称,从单车角度看具备一定的价值,但从整个国家等角度来说,增程式电动车是最糟糕的方案。

李想很不服气,要让代表大众最高水平的奥迪Q7PHEV与理想one比试比试,只是大众并没有迎战。

除了怼同行,李想对车主和消费者同样不客气。

2021年7月,有车主在理想ONE汽车座椅上发现疑似汞(俗称水银)的物质,从视频截图上可以看到,在涉事理想ONE座椅缝隙中,有大量银色高亮小珠滚动。随后,理想ONE水银门事件的车主体检报告出炉,确诊为汞中毒。对此,理想汽车表示,在理想ONE的零部件的生产、制造等环节中,并不会使用汞物质。

事件发生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社交媒体回应称,“造谣我们用水银的人和媒体,祝愿你们血液里流动着汞,脑子里装满了汞。”

在去年4月理想汽车陷入“割韭菜”的争议中,理想ONE中期改款出现员工骂记者事件,李想发微博展现自己的疑惑:“企业除了尽到解雇员工的责任外,是否有责任对被侮辱被辱骂的当事人承担公开道歉的责任?”此次事件直接引发老理想ONE车主发现被“割了韭菜”,被激怒后的车主集体声讨理想汽车。

当竞争对手蔚来陷入“自动驾驶致命”窘境时,2021年8月16日,李想在朋友圈发文,呼吁媒体和行业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词的标准,避免夸张的宣传造成用户使用的误解,他还说,“在推广上克制,在技术上投入,对用户、行业、企业都长期有利。”

除了怼别人,李想有时候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反思自己的问题。

2022年1月11日,他开始反思自己,“在公司创办初期由于我个人的融资水平实在太差、太差、太差,有限的资金并不能支持我们开展智能驾驶的技术自研工作(不是团队不想搞自研,而是融到的钱勉强满足了产品研发、自建工厂、供应链和服务体系的建设,还有给团队发工资)。这个局面在2020年理想汽车IPO以后有了根本的转折,也就是有钱搞技术研发了,而不仅仅做产品研发。”

2022年1月16日晚,李想再发创业感慨《节奏把控对于创业的重要性》,称蔚小理“三个互联网的外行成为了新势力里销量跑在前面的”,而不是跨国车企的高管,最核心的原因是李斌、何小鹏、李想作为连续创业者,“对于节奏的把控和心力(较好)。这一轮失败的最惨的创业者往往是跨国汽车企业的高管,他们大多上来就想做从10-100的阶段。”

他告诫创业者,“千万不要搞什么试一试,要么全力以赴做成,要么早点‘去死’。”

喜欢李想的人很多,他们赞赏李想的毒舌是车圈少有的真性情和少年感,但也有行业人士认为李想的言论经常“失控”,是理想汽车的舆论风险。李想的诸多“出格”言论到底带来了什么影响,恐怕只有理想汽车的公关团队最清楚了。

关键词: 李想 闻伟 团车网 汽车 团车 创业者 车主 理想 团队 造车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网络消费网的作品,版权均属网络消费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网络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网络消费网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热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os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网络消费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15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