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网 >  科技 > > 正文
创始人退出、董事会换血,卖奶茶的维维难回“豆奶大王”
时间:2021-12-10 10:43:35

文|《财经天下》周刊 程靓

编辑|杨洁

维维股份的创始人崔桂亮,已经离开了他所一手创办的公司。

12月7日晚,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ST维维)连续发布了两则公告,称近日,公司董事崔桂亮、董事曹荣开、董事孟召永、独立董事刘淑想及监事丁金礼均因工作原因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

其中,董事崔桂亮将一并辞去公司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并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而独立董事刘淑想和监事丁金礼的辞职都将导致公司原职位人数低于法定最低人数,在改选出新任职人员前,均仍将按照相关规定履行职位职责。

就在一周前,维维股份股权转让及实控人变更一事刚尘埃落定,新盛集团正式完成了对ST维维董事会的控制。

当年“欢乐开怀”的维维豆奶,在当前的植物奶赛道上,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环,多元化战略之路也并不顺利。今年4月,上交所对维维股份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维维股票“戴帽”。急于转型的维维豆奶,如今甚至卖起了奶茶。新盛集团掌舵后,维维会迎来新的转折吗?

国资接盘,摘帽有望?

新盛集团不是第一次“救”维维了。

2019年8月,为解决自身财务问题,维维集团将17%的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给徐州市新盛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后新盛集团持股17%,成为第一大股东,而维维集团持股15.91%,为第二大股东。

今年7月9日,维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徐州市新盛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根据《协议》,新盛集团将通过协议转让取得维维集团持有的ST维维2.16亿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2.90%,转让价格为4.26元/股,合计为9.19亿元。

今年11月,维维集团完成再次转让12.90%的股份给新盛集团。据悉,权益变动后,维维集团持有ST维维3.01%的股份,而新盛集团持股29.9%。新盛集团背后持股100%的徐州国资委将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同时,新盛集团在收购后享有对董事会5名非独立董事的提名权、2名独立董事的提名权,并由新盛集团提名董事担任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盛集团接盘前,维维股份曾长期面临维维集团的资金占用问题。公告显示,2016年5月、8月和2019年至2020年期间,维维股份与维维集团之间发生非经营性资金往来63笔,累计发生金额9.47亿元。此外,还涉及大额资金担保。

而受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维维股份出具了否定意见的《2020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影响,由于公司的内部控制未能防止或及时发现并纠正上述违规行为,存在重大缺陷,上交所对维维股份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自今年4月27日起,维维股票简称从“维维股份”变更为“ST维维”。

新盛集团结束了维维股份的“无主”状态,同时,根据上交所最新处罚决定显示,维维股份的资金占用问题也已成为过去。

维维“何时摘帽”开始成为投资者们关注的重点,早在今年5月的业绩会上,就曾有投资者提问具体何时申请“摘帽”。不过,有业内人士曾表示,目前的市场格局已然发生变化,植物蛋白饮料行业竞争激烈,不乏伊利、蒙牛等巨头布局,即便国资接管,要想脱掉ST也并非易事。

在与新盛集团签订第二次股权转让协议前后,ST维维股价曾一度涨幅达20%,后又持续回落。截至目前,ST维维每股最新报价3.84元,总市值为64.2亿元。

根据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维维实现营收20.35亿元,同比下滑19.47%;实现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下滑35.68%,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0.81亿元,同比增加755.54%。

对此,公司解释称,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主要是由于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退出合并范围收入减少1.67亿元、粮食初加工收入减少3.57亿元;而归母扣非净利润的同比激增则是在于短期借款减少导致利息费用减少了6072万元。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国资接盘对维维来说算是‘保命’了。但维维已经不是曾经的维维了,能不能东山再起还要看之后的定位。是要做植物蛋白饮料的引领者,还是某多元化企业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定位决定了截然不同的未来。”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认为有待进一步观察:“维维在经过几番多元化折腾之后,并没有太大起色。现在国资接盘、创始人辞职,整个公司未来的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回不去的“豆奶大王”

“维维豆奶,欢乐开怀”,1989年就问世的“维维”牌豆奶粉,从1992年起,凭借连续十余年的央视黄金时段广告,将维维品牌送入了千家万户。彼时,提及豆奶就想到维维品牌,成为大多数消费者的第一反应。

然而要说起维维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创始人崔桂亮。维维豆奶的前身是江苏徐州豆奶粉厂,担任该厂厂长的崔桂亮在而立之年创立了维维豆奶品牌。深知“打招牌”重要性的崔桂亮,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押上全部家底买断了电视剧《渴望》的特约播映权。借该剧的收视神话,维维豆奶也声名鹊起。

据悉,1997年维维豆奶的市占率曾一度触达70%,而此后连续十余年均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也因此被冠以“豆奶大王”的头衔。2000年,维维股份成功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市值高达66亿元。

令人可惜的是,曾在食品饮料行业数一数二的维维豆奶在上市后反倒“不务正业”了。不甘心只做“豆奶大王”的维维开始一系列多元化布局。从2001年注册“天山雪”品牌进军乳业市场,试图对抗伊利蒙牛遭滑铁卢后,维维开始转战房地产、白酒、煤炭、矿业、医药、金融等领域。

据统计,2017年至2019年,维维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46.47亿元、50.33亿元、50.39亿元,增速分别为4.1%、8.32%、0.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亿元、0.59亿元、0.73亿元。而资产负债率却逐步攀升,从62.3%到68.6%。

对于维维屡次折戟的多元化战略,朱丹蓬指出,“维维在主业不强的情况下做太多的副业,而且战线还长,这必然会失败。虽然那时候的维维是‘豆奶大王’,但并不具备可以多元化的综合实力,而且一步三跳,跨度太大了。实际上,不少国内企业普遍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那么只要多元化就注定败阵。”

“赚够了做豆奶苦力钱的维维确实飘了,想赚更多轻松钱。但其实挺可惜的,要是当初的维维耐住性子,能够深耕主业,今天的植物奶市场基本没有品牌可以和它抗衡。但如今,在快速更迭的食品快消行业有太多新品牌了,市场不断细化,而维维也只能跟着别人后面做事,再回到豆奶、植物奶市场的维维基本上没有任何竞争力,它已经错过植物蛋白赛道的风口了。”宋亮表示。

根据天猫发布的《2020植物蛋白饮料创新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增速高达800%,购买人数上升900%。自绿色经济和健康饮食概念兴起,国内植物蛋白饮料市场高速发展,传统及初创的食品饮料企业和乳企纷纷入局。据媒体统计,在目前的植物奶市场中,前六大厂家产量占整体产量的85%,其中就包括椰树、维他奶、六个核桃、露露、豆本豆几大知名品牌,而蒙牛入局近7年,伊利也已涉足达4年之久。

卖奶茶破局?

现在,维维已经开始卖奶茶了。

今年国庆期间,维维豆奶与北京颐和园合作,在南京开设了第一家品牌门店“维妙维肖”,主打豆乳奶茶饮品,同时还售卖果茶、咖啡等。根据维维豆奶奶茶店招商负责人对外消息,目前已招募到500多位加盟商,并计划在5-8年内开设上万家门店。

据此前媒体报道,“维妙维肖”品牌将采取“直营+加盟”的模式。加盟店分为欢乐店和开怀店,“欢乐”店只销售茶饮,面积为15-30平方米左右的档口店,整体投入在24万元左右;“开怀”店销售“茶饮+欧包”,面积稍大,35-50平米,整体投入在35万元左右。

《中国餐饮品类和品牌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2020年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已达1136 亿元,截至目前,全国新茶饮门店有37.8万家。在当前的茶饮市场上,除了遍布全国市场的喜茶、奈雪、蜜雪冰城和一点点,还有深耕地方市场的茶颜悦色、古茗和沪上阿姨等,竞争十分激烈,而此前跨界饮茶的娃哈哈也还囿于拓店和盈利的困境。

朱丹蓬对此并不看好,他认为这个时间点正是新中式奶茶市场整合和优胜劣汰的阶段,维维入局晚了注定要失败。“维维豆奶是传统企业,很大程度上玩不转新零售,这一块是完全不同的运营思路。从之前多次跨界失败来看,维维成功的几率太低。”他进一步指出。

相比起“卖奶茶”,粮食业务上的布局或许才称得上是维维未来发展的筹码。维维在财报中表示,在精耕豆奶领域、积极布局植物蛋白饮料赛道的同时,企业还大力发展粮食收购、仓储、加工、贸易业务,持续打造“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

财报显示,2020年,维维实现营收47.99亿元,其中位列前三的主营业务分别为粮食初加工产品、固体饮料和酒类产品,分别实现营收21.22亿元、17.51亿元和2.45亿元。

据悉,新盛集团作为市属最大的国资平台,是徐州市整体发展规划的实施主体。农业和粮食一直以来都是徐州市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是徐州整体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维维股份新闻发言人菜田就曾公开表示,引入国资,对维维股份未来的发展,特别是粮食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粮食产业是维维股份继食品产业之后确立的重点发展方向。

“粮食业务不失为维维发展的一个出口。而且国资的进入,对于这部分业务是利好的,企业发展的基本面应该可以得到保证。”朱丹蓬说。

关键词: 维维 豆奶 新盛集团 国资 粮食 奶茶 市场 植物蛋白 上交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网络消费网的作品,版权均属网络消费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网络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网络消费网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热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os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网络消费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15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