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网 >  科技 > > 正文
小米股价暴跌,苹果荣耀夹攻,缺芯影响900万台手机出货量
时间:2021-11-24 19:40:06

图源:视觉中国

文 | 《财经天下》周刊 陈畅

编辑 | 杨洁

11月23日晚,小米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781亿元,同比增长8.2%,环比下滑11.1%。实现经营利润27.3亿元。同比减少59.2%,环比减少74.6%;经调整后净利润为51.76亿元,同比增长25.4%,环比减少18.1%。

按照市场区域划分,海外市场仍然是小米集团的营收主阵地,其409亿元的境外市场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达到52.4%。

按业务线划分,小米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5.5%至209亿元;互联网服务分部收入增长27.1%至73亿元,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这主要是广告及游戏业务增长所致,得益于5亿的庞大MIUI全球月活用户量,小米集团广告业务本季度收入达48亿元,创下新高。

而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仍是小米的营收支柱,占比为61.3%,但该部分收入为478亿元,较今年第二季度的591亿元下降了19.1%。与此同时,小米手机引以为傲的市占率在国际、国内双双出现下滑。

小米官方评价这份财报为“稳健增长”,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成绩却并不算亮眼。

财报发布后,11月24日,小米股价遭遇暴跌,收盘报19.26港元/股,较前日下跌6.96%,创下今年的股价新低。而在今年年初的1月5日达到35.9港元的高点后,小米的股价就再难触及30港元。

(图/小米2021Q3财报截图)

小米手机出货量大降,苹果、荣耀内外夹攻

小米在财报中表示,在2021年第三季度,其智能手机出货量4390万台,较第二季度的5290万台下降了17.1%,这主要是由于全球核心零部件(包括SoC)供应短缺造成的。

小米手机的出货量减少了900万部,这给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上,也带来了影响。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调研报告显示,该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26亿部,其中三星、苹果拿下前两名,小米排名第三,市场份额14%。回顾第二季度,小米以17%的份额挤掉了苹果,首次位居第二;但全球“老二”的位子小米仅仅坐了三个月时间,就被苹果重新“夺”了回去。

(图/Canalys报告截图)

对此,小米高管在随后的业绩电话会上解释称,主要是芯片缺货影响了手机出货量,此外,苹果iPhone 13系列表现强势,导致所有安卓系统手机的份额都有所下降。

但在面对苹果这个万年强敌的同时,另一边,小米在国内也处于华为和荣耀的激烈攻势之下。

Canalys中国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国内出货量最多的智能手机厂商是vivo,市场占比23%;排名第二的是 OPPO,占比20%;荣耀排名第三;而上个季度的季军小米则被华为挤到了第四名。

(图/Canalys报告截图)

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王翔承认,关于芯片供应短缺的问题,2021年下半年小米面对的挑战会更大,缺货状态要到明年下半年才会缓解。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张书乐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芯片作为手机的核心,缺货的问题就直接制约产能,而即使在芯片缺货问题得到缓解之后,由于各手机厂商被‘憋’住的产能也需要释放时间,因此在产能回归后,这一问题还会延续。”

尽管短时间内看起来不太乐观,但小米还是预计,2021年全年小米手机出货量约为1.9亿部。

对此,小米集团在财报中也列出三个大方向的动作予以应对:一是和供应商们密切合作,试图获得更多的零部件;二是进一步提高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以海外市场为例,2021年前三季度,小米境外定价在300欧元及以上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80%,主要来自于拉美、西欧及中东地区;此外,小米还推出手机新品进一步细分用户定位,拓展目标用户人群,包括2021年9月推出针对时尚女性群体的Xiaomi Civi系列,以及在2021年10月推出性能和价格更高的Redmi Note 11系列。

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份,小米11曾因发热问题引起用户大规模维权,有用户反映,该产品不仅是玩游戏时发烫,即使在看微信、微博或刷抖音都会发烫;而事后,小米售后的处理方式也令部分米粉感到“失望”。

张书乐认为,芯片供应短缺只是一方面,“小米作为制造商,其手机生态和手机品类近年来并没有太多的创新,陷入了和vivo、OPPO等进行价格战、营销战的境地。且小米生态的摊子铺的太大,消耗了精力和资金同时,也还没有形成深度的生态串联。小米过去靠性价比,现在想用中高端产品博出位,但也因此整体发展状态并不理想。”

小米造车投入,投资者的担忧

在2021年,外界最关注的就是小米的造车业务。据雷军透露,自启动造车后,小米汽车已经先后收到了超过2万份简历,但关于造车,小米在财报和沟通会上都没有提及太多。“在电动汽车成本方面,其实这一业务跟集团其他业务比还是很小的一块。”小米高管称。

但财报上仅有的零星之笔,也提及到,小米的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在顺利推进,团队成员已超过500人,智能电动汽车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在2021年9月22日,公司以约7737万美元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深动科技),用于增强本集团在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上的技术能力。

资料显示,小米目前成立了两家汽车公司,分别为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和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前者主要任务是生产制造,后者则是一家在自动驾驶、动力电池等领域展开研发的公司。

此前,雷军在新能源汽车布局上采取的主要是投资方式。据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在成立汽车项目和官宣造车之前,截至2021年7月,小米集团已经通过集团本身以及创始人雷军设立的顺为资本,在汽车领域进行了大量的产业投资布局,涉及激光雷达、自动驾驶、三电系统、智能座舱硬件、车联网等多个领域。

(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相关领域的投资,图/光大证券研究所)

从投资变为亲自下场,雷军无疑是在新能源汽车具有广阔前景的大前提下,带领小米进行的又一场“顺势而为”。“无论是手机还是智能家居,还都不是资本市场认可的、能为小米带来价值的新的业务增长点;相反从去年以来,资本市场对智能汽车的业务极其看好,因此,小米涉及整车业务是必然的战略选择。”通信高级工程师、战略规划专家袁博表示。

他认为,更何况,“小米的传统竞争对手华为大举进军智能汽车,为小米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

小米的造车理想很“丰满”。但众所周知,造车是个“烧钱黑洞”,不仅是重资产、投入巨大,而且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报慢。“小米造车可能不缺钱,只要有时间的积累也不会太缺技术,但它缺少的应该是整车的成熟度、供应链的控制、品牌和消费者的认可度。其实汽车和高端手机一样,始终存在着认知的门槛,我国的销量依然集中在几大车企中,想要突破该版图很难。”袁博称。

张书乐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年轻人的第一台低价汽车”固然值得期待,“但小米要想延续小米手机极致单品和极致单价的打法,以此打开市场,似乎不大可能。因为消费者对汽车的价格敏感性并不是最强烈的。而小米现有的庞大生态谱系,又和造车之间弱关联,也使得其战略布局显得纵深不足、底气不够。”

小米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有股民也吐槽称,小米造车“吓跑了投资者”。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关键词: 小米 财报 出货量 智能手机 芯片 小米手机 雷军 股价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网络消费网的作品,版权均属网络消费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网络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网络消费网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热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os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网络消费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15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