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网 >  科技 > > 正文
5.5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晚期,柴达木板块位于华北板块附近
时间:2021-06-17 14:39:34

地球大陆板块形成以来分分合合,数亿年前的地球大陆板块格局与现在大不相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正在执行的我国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中,在柴达木板块北缘的全吉山地区首次发现了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相关化石和冰川沉积表明,5.5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晚期,柴达木板块位于华北板块附近,且该时期这两个板块很可能处于中—高纬度地区,而非此前认为的低纬度地区。相关成果6月14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地学类综合性期刊《地质学》。

埃迪卡拉生物群生活在距今约5.75亿—5.39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晚期,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前夕全球分布范围最广的复杂生物群。埃迪卡拉生物群包括多种类型的宏体软躯体生物,它们不仅对理解早期动物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不同的化石组合也是埃迪卡拉纪晚期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标志。

据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庞科介绍,全吉山地区位于柴达木板块北缘的欧龙布鲁克微陆块。联合考察队伍在全吉山剖面皱节山组发现大量宏体化石,将该化石组合命名为全吉山生物群。本次在皱节山组新发现的埃迪卡拉化石以恰尼虫为代表。恰尼虫是埃迪卡拉纪晚期固着生长于海底的叶状体生物,是埃迪卡拉生物群中最为典型的化石之一。这是继湖北三峡地区之后,在中国发现的第二个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产地,也是迄今为止在青藏高原发现的最古老的化石生物群。

此外,皱节山组产出数量更为丰富的陕西迹化石。陕西迹是一种具有密集排列横纹的条带状化石。陕西迹普遍发现在距今5.5亿—5.39亿年前的地层中,包括华南、华北、印度、西伯利亚以及纳米比亚,是一种埃迪卡拉纪末期潜在的标准化石分子。

恰尼虫和陕西迹在皱节山组的共同出现,表明皱节山组的沉积时代很可能为距今5.5亿—5.39亿年前。

地质研究表明,柴达木板块全吉群上部与华北地台西缘和南缘的新元古代地层非常相似。比如,在宁夏贺兰山地区和豫西地区,新元古代地层都由冰碛岩和粉砂质岩组成。它们与全吉群上部的红铁沟组(冰碛岩)和皱节山组(细砂岩)组合非常相似,并且在碎屑岩地层中都产出陕西迹化石。同时,在上述地区,冰碛岩和碎屑岩地层的组合与上覆寒武纪和下伏古—中元古代地层均呈不整合接触。

这些相似性表明,柴达木板块在埃迪卡拉纪晚期可能位于华北板块附近。同时,华北板块和柴达木板块埃迪卡拉纪晚期冰川的发育,表明该时期这两个板块很可能处于中—高纬度地区,而非此前认为的低纬度地区。(张 晔)

关键词: 埃迪卡拉纪晚期 5 5亿年前 柴达木板 华北板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网络消费网的作品,版权均属网络消费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网络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网络消费网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热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os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网络消费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15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