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网 >  科技 > > 正文
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火星表面照片正式发布 为何着陆4天才发
时间:2021-05-21 10:30:04

中国国家航天局15日宣布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巡视器成功在火星表面软着陆后,并没有像不久前在火星着陆的美国“毅力”号火星车那样,在短时间内发回火星照片。有外媒曾以此怀疑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的消息“无图无真相”。19日,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火星表面照片正式发布。不过依然有很多人感到好奇:为什么中国火星车着陆4天后才发回照片呢?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当前行星际的数据传输主要依靠无线电信号,而信号传输功率的衰减与传输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距离越远,信号越微弱,有效传输数据的速率就越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称,从火星直接向地球发送数据,传输速率约为500bps到32Kbps,最快也仅相当于拨号上网传输速率(56Kbps)的一半。

为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中国与美国都选择在火星轨道建立带有高增益天线的中继通信平台。NASA有“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和“火星奥德赛”号三个探测器绕火星飞行,它们都可以提供中继通信服务。据称,从火星向“火星奥德赛”号传输数据的速率为256Kbps,而“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更是高达2Mbps,每当探测器经过火星车上空时,可以在8分钟的窗口期里接收最大250M的数据,然后再用几小时将数据传回地球。如果直接从火星向地球传输这些数据,至少需要20小时。正是依靠NASA此前在火星上的预先布局,“毅力”号火星车才能在着陆后不久就发回火星照片。

根据国家航天局的通报,“火星车于15日成功着陆后,已建立对地通信”。但这种直接对地通信传输速度极慢,只能提供火星车的基本情况,无法传回照片或视频等体量庞大的数据,这时就需要在火星轨道运行的环绕器担负中继通信的重任。

但环绕器需要调整到合适轨道才能更好地执行中继通信任务。原本天问一号的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运行在停泊轨道上。15日,环绕器首先进行降轨机动,将着陆巡视器送到高度合适的位置并完成两器分离。当着陆巡视器开始火星表面降落时,环绕器重新返回停泊轨道。17日8时,当环绕器到达停泊轨道近火点时进行近火制动,进入周期为8.2小时中继通信轨道。由此环绕器才能承担地球和火星之间的“信使”。17日第一次通过环绕器传回火星车遥测数据。19日,火星车拍摄的火星表面照片正式发布。▲ (马 俊)

关键词: 祝融号 中国火星车 照片 星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网络消费网的作品,版权均属网络消费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网络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网络消费网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热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os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网络消费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15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