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网 >  科技 > > 正文
打通空天动力领域创业“最后一公里” 合作共赢 培育创新环境
时间:2020-09-21 10:43:48

9月18日,2020中国空天动力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江苏南京拉开帷幕。中国空天动力创新创业大赛为首届举办,大赛由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中国航空学会等10余家单位联合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推进技术》编辑部、中国航天科工三院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等10余家单位联合承办。

作为中国科协“科创中国”的重要活动之一,大赛肩负起发现中国空天动力产业创新科技与优秀创客的重任,着力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航空航天产业投资,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大赛受到产业各界的广泛关注,共吸引200余位创客代表参赛。

大赛以“合作共赢 重启共生”为主题,秉承为助力中国航空航天创新创业者成长的初心,网罗世界空天创客,与该领域不同研究方向的佼佼者激荡出新的视野,挖掘整个行业的商业价值,让空天动力产业更加繁荣。

合作共赢 培育创新环境

作为高新技术最为集中,产业溢出效应最强的领域,空天技术水平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目前,我国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研发制造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实力,为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国内亟需建立一个公开并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开发平台,挖掘创新团队的创新潜力,鼓励创新人才,帮助创新项目对接市场,验证并发展创新项目。

这是创新创业的最好时代。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主席团成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宋迎东在大赛开幕致辞中表示,企业发展需要对接全球最好的科研资源、全球最好的制造链条、最能接受创新的市场,强强联手,才能有不断涌现的新产品。当创新的各个要素衔接到一起,构建成一个生态以后,科技创新就从产学研流程脱节、分散在各个领域的孤岛行为,变成全面覆盖各领域的、协作完成的系统行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大赛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政策口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赛将服务创新创业的初心回馈给了社会。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空天动力产业既要在传统发动机方面迎头追赶,又要开展新概念、新原理、新能源、新样式推进技术研究和开发,在影响未来的前沿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与进步。

重启共生 发掘创新团队

2020中国空天动力创新创业大赛自7月启动以来,吸引了众多航空航天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收到了多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等相关单位的踊跃投稿,成为发现和培育“创新好苗子”的主渠道。

大赛共有20个项目入围决赛,参赛选手在决赛中展开激烈角逐。“航天技术是代表国家技术实力的体现,这场大赛不仅让我得到了评委的精彩点评,开拓了创新思路,还让我结交了许多优秀的创客,希望以后能有合作交流的机会。”来自中国航天科工31所的青年创客张志刚谈起参赛经历,激动万分。

中国空天动力创新创业大赛旨在激发空天动力领域创新动力与活力,促进交流合作与成果转化,通过大赛平台为空天动力领域企业搭建项目发现与扶持机制,宣传具有项目培育能力的落地空间,整合创新创业要素,打通服务空天动力领域项目创业的“最后一公里”。据悉,大赛计划每年举办一次,设立初赛、复赛和决赛等环节,搭建项目发现扶持、上下游需求对接、共性技术联合攻关、金融资本赋能产业等行业性服务平台。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三院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把赛事引领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院、所相关部门积极倡导,围绕空天动力推进技术积极进行项目宣传,帮助项目落地发展。

大赛期间,第五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第五届空天推进技术展会等系列活动同步开展,为广大创客打造全领域、全链条、全球化的创新创业交流和服务平台,不断促进空天动力领域跨界交流与合作,优化“双创”服务,助力创新团队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梦想,为国家科技强国战略不断开拓进取。(苗珊珊、王晚琳、徐阳)

关键词: 空天动力领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网络消费网的作品,版权均属网络消费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网络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网络消费网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热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os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网络消费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15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