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网 >  科技 > > 正文
中国学者提气候变化全球合作策略,世界各国和地区累计可获得正的净收益
时间:2020-04-16 10:11:26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一期发表中国学者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论文称,如果世界各国无法完成其当前的国家自主减排目标(NDC),那么到2100年,相比于实现气温上升控制在2度(摄氏度,下同)或1.5度的目标,全球总损失可能约150万亿至792万亿美元。论文还提出能够获取更大收益的全球合作减排策略,有望带来约127万亿至616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魏一鸣、余碧莹、梁巧梅等开发出一项全球合作策略表明,在实现控制气温上升目标的同时可以增加一国的净收益(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减去减排成本)。研究团队发现,如果成功将气温上升幅度限制在2度或1.5度以内(相比于工业化前),那么到2100年,世界各国和地区累计可获得正的净收益。

研究论文通讯作者余碧莹教授介绍说,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各国集体行动和共同合作,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15年12月通过《巴黎协定》,明确到本世纪末将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2度的目标,并将1.5度温控目标作为长期努力方向。虽然170余个缔约方已提交各自NDC,但研究表明,现有NDC无法满足2度和1.5度温控目标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她和魏一鸣、梁巧梅等人开展气候变化全球合作策略研究,希望能够通过量化温控目标下各国行动方案对应的潜在收益和成本,来提高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该全球合作策略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以实现2度或1.5度为共同目标,合作实现全球社会福利最大化,同时各国或地区还有累积净收益。研究团队在全球合作策略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各国或地区的责任、能力和平等性,提出世界130多个国家或地区各自的温室气体减排路径以及相对现有NDC的改进策略,以实现将气温上升幅度限制在2度或1.5度以内。

在完成温室气体减排过程中,世界各国都需要进一步发展低碳技术或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更大力度减排。针对部分气候敏感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减排需要承担较大前期投资,全球合作策略希望全球达成共识开展全面合作,积极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呼吁发达国家对相对脆弱且欠发达地区积极提供低碳技术转移或资金援助。

中国在全球合作策略中能作何贡献?余碧莹表示,作为全球一份子,中国一直以来都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她建议中国继续发挥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要引领作用,加大低碳发展力度,以低碳发展为契机,实现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大力推广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及负排放技术应用,推进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记者 孙自法)

关键词: 中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网络消费网的作品,版权均属网络消费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网络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网络消费网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热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os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网络消费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15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