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网 >  车科技 > > 正文
实时:新能源汽车增速下降,动力电池或将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时间:2022-11-24 17:51:31


(资料图片)

在日前举办的盖世汽车2022动力电池论坛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指出:“2023年中国本土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增速很可能会下降,加上动力电池企业新建产能释放,随之电池供应一定会过剩。”

根据王子冬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10月,全国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规划已超过6480GWh(含海外规划)。而根据业内有机构预测,今年中国动力(600482)电池出货量仅为490GWh。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动力电池板块的投资热。电池企业扩大产能规划,整车企业投资建厂着力自研,科技企业跨界入局试水,动力电池赛道的竞技者越多,业内对于产能过剩的担忧也越发突显。

早在今年3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就曾做出“2025年会出现电池产能过剩”的预估。时至11月16日,亿纬锂能(300014)董事长刘金成在高工锂电年会上表示,预计最晚后年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425.9GWh,同比增长166.6%,期内累计装车量224.2GWh,累计同比增长108.7%。

整车企业方面,不再依赖供应商,“自给自足”的趋势正在加强。此前,宝马宣布投资100亿元用于沈阳的全新动力(310328)电池项目,蔚来也在表示组件电池研发团队,确保自研电池尽快上车。此外。广汽集团(601238)、本田汽车等正在加速“电池独立”,向上游动力电池乃至锂矿环节进军。

与“产能过剩”风险相对的是企业投资扩产、启动上市、加强合作等一系列动作的加速。据《华夏时报》不完全统计,2022年动力电池领域至少公布了75个投资计划,总投资金额超万亿元。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亿纬锂能持续扩产,加强产业布局;国轩高科(002074)、中创新航、欣旺达(300207)、蜂巢能源等企业选择迈开IPO的步伐。11月18日,蜂巢能源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拟募资150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项目投资;23日,赣锋锂业(002460)公告称,同意启动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在深交所分拆上市的可行性方案论证工作。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追求规模的同时,动力电池企业也应更加注重产能结构的调整。虽然目前各地规划的产能体量十分庞大,但真正适销对路的产品产能却不足,存在“高端不足、低端过剩” 的结构性产能过剩情况。因此在产能扩充的同时,应更加重视技术力升级,避免产能浪费。

关键词: 动力电池 产能过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网络消费网的作品,版权均属网络消费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网络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网络消费网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热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os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网络消费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15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