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网 >  5G > > 正文
李东生:TCL国际化“痛而新生”
时间:2021-11-21 06:00:03
时 间:2006年9月19日 地 点:北京政协礼堂 对话人: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李东生 中国电子报副总编辑 常林锋   在自身不懈地探索和外界的质疑当中,TCL的国际化进程从没停步。从2005年开始,TCL的海外业务销售收入已经超过国内,今年上半年,海外业务进一步提升,手机业务海外比重超过80%,彩电超过60%,TCL正在向一流跨国企业迈进。 海外市场成主阵地   常林锋:经过几年的探索,TCL国际化取得初步成果,从TCL两个主流产品手机和彩电来看,海外市场已超过海内市场。如TCL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TCL共卖出移动电话544万部,同比增长13%,其中海外销量贡献比重超过80%,同样,上半年TCL彩电全球销量达1088万台,以11%的市场销量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国内市场则以21%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那么,TCL国际化目前已进入一个什么阶段?   李东生: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虽然海外彩电业务亏损,但手机业务大幅减亏94%,TCL手机业务已在第二季度实现了整体赢利。目前的状况表明,TCL国际化即将度过调整期,进入实质性成长阶段。   常林锋:但调整期的“阵痛”似乎要持续一段时间。为什么说海外彩电业务亏损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李东生:去年,手机业务带给TCL的是16亿元的巨额亏损,今年TCL手机业务已成功扭亏为盈,而且15个月即开始赢利,超过当初18个月扭亏的预期。海外彩电业务亏损在我们意料之中,但欧洲彩电市场巨变在我们意料之外。欧洲出现巨大亏损,与TCL前期一直将扭亏重点放在北美有关。2004年TCL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时,汤姆逊彩电业务最大亏损源在北美,旗下RCA品牌彩电2004年在北美市场亏损达1.2亿美元,而同期汤姆逊欧洲业务仅亏损几百万美元,这使TCL集团将精兵强将和绝大部分资源都用以保障北美扭亏,到今年上半年,北美的整改效果非常显著。而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欧洲彩电市场环境突然发生剧烈变化。平板电视取代传统CRT电视的速度惊人。根据全球权威消费类产品调查公司GFK调查报告,到2006年上半年欧洲平板电视销售额已占欧洲彩电市场总销售额79%。但面对剧变,TCL在欧洲市场却无法迅速调整产品结构,造成欧洲部分的亏损。   常林锋:这样看来,亏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欧洲的管理团队没有能在技术和市场转变时做出有效的调整和管理,对欧洲业务的重组计划推进迟缓;其二,对欧洲市场由CRT向平板转型的速度估计不足,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值得庆幸的是,北美彩电市场已明显出现转机,有预计说,今年将扭亏为盈?   李东生:TTE(TCL并购的THOMSON项目)今年上半年在北美市场份额持续上升,RCA品牌占有率已由2004年的8.7%、2005年的9.8%,提升至目前的10.4%。产品销售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从原来销售低端产品为主转而以高端产品的销售为主,高端产品已经占到总体销售的58%以上。通过一年的整合,北美业务在2005年减亏6000万美元基础上,2006年将有可能一举扭亏。北美业绩改善和手机成功扭亏,充分说明TCL对全球经营有充分的调研和准备,也为我们攻下欧洲市场这个堡垒提供必胜信心。   常林锋:在海外阵地上,TCL的市场布局主要考虑哪些因素,新兴市场有什么贡献?   李东生:尽管由于欧洲市场的复杂原因而导致经营性亏损,但是,TCL经过艰难整合,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出现了大多数主体市场的结构性转机。我们选择海外市场,着眼点在于其潜在的成长性。目前,全球彩电市场年销量在1.8亿台左右,其中中国、欧盟、美国三大市场占去约1亿台,其余国家瓜分剩余的8000万台。但是,鉴于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彩电市场已经饱和,市场以更新购买和第二台购买为主,因此,难以实现大规模突破,市场增长空间十分有限,基本上以维持现状为主。但是,以俄罗斯、南非、中东、东南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则不同,其总人口约为31.6亿,彩电年销量达到5000万台以上。而且这个市场彩电普及率还比较低,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因此,在开发国际市场时,充分重视成长性市场,比把两眼盯在发达国家更具有现实意义。今年以来,TCL海外销售同比增长60%以上,很大一部分就是得益于这个新兴市场。 国际化打造世界级企业   常林锋:面对TCL国际化碰到的困难,质疑之声不时传来,有人甚至说TCL国际化的步子迈得太大太早,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李东生:TCL目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是中国企业由本土市场走向全球市场过程中都将遇到的挑战。从某种意义讲,TCL是在为所有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和进入全球化经济体系支付代价和探索成本。但不管碰到什么困难,我们坚信,国际化是建立世界级企业的必由之路。   常林锋:不错,成为世界级企业是每个企业家心中的梦想。通过国际化进程,目前TCL战车已经驶入世界级企业门槛了吗?   李东生:TCL20多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中国市场逐步开放到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领舞全球的发展史。TCL自1998年开始在国际化经营上进行探索,1999年TCL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TCL从组建TCL国际事业部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并采取“步步为营、先易后难”的发展策略,在东南亚、中东、东欧、南非等新兴市场,以推广TCL自有品牌产品为主,逐步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之后,TCL大胆进行产业并购,全球整合,完成国际化布局。对于成熟的欧美市场,TCL在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化运作的竞争能力之后,并购重组了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阿尔卡特手机业务,TCL缔造了全球彩电领先企业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TTE)和世界主流移动终端产品供应商TCL阿尔卡特移动电话有限公司(TA)。借助THOMSON和ALCATEL的研发实力和国际化管理经验,全面提升了TCL的整体竞争优势,打通欧洲、北美市场门户,同时也提高了TCL品牌在海内外的市场地位。2005年TCL海外市场营业收入超过本土市场营业收入,TCL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常林锋:再过几天,就是TCL成立25周年纪念日。1/4世纪过去了,现在国际化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规模的扩大,随着TCL国际化的推进,TCL的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这有助于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并拥有更多的条件与上下游的供应商进行谈判。而全球研发和制造资源的布局和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建立,能够最大化地利用研发成果,规避产业和贸易壁垒,减少新市场的进入阻力,锻造TCL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你认为TCL在跨进世界级企业门槛后,具备了哪些进一步做大做强的“资本”?   李东生:目前TCL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TCL、Thomson、Alcatel、RCA等品牌,基本覆盖全球所有市场。TCL集团在全球各地拥有4个研发总部、18个研发中心和近20个制造基地和代加工厂,这大大加快了全球市场的技术研发和转化速度,通过合理布局制造基地又巧妙地规避了欧美市场的技术和贸易壁垒。至此,TCL集团覆盖全球市场的业务架构得以搭建,欧美市场和新兴市场将相得益彰,各产业和区域的协同效应也会慢慢发挥出来,集团国际化取得初步成果。 难在文化整合   常林锋:目前而言,中国企业国际化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市场环境决定了众多的中国企业也不能盲目模仿欧美企业的模式,中国企业只能通过自身探索的形式进行。以TCL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此方面开创了许多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模式。比如,在新兴市场开拓推广自身的品牌,在欧美市场并购成熟品牌,加上OEM、ODM等战略产品输出,TCL国际化探索对于其他中国企业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李东生:过去我们总以为中国优秀公司与世界一流公司的整体实力,主要差在技术,差在规模等外在因素上,但通过TCL的国际化实践,我们感到,最大的差距是“人”的差距,特别是管理团队的差距。我曾经讲过,国际化探索在某种程度上正如“破冰之旅”,原本就是一场艰辛曲折的“红军长征”。现在,TCL手机的提前扭亏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常林锋:按照并购专家的说法,跨国购并难在文化整合。TCL在国际化实践中,也碰到过合作伙伴出现“失控”的情况。你认为,两个公司之间的并购在“文化整合”的背后,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李东生:在并购发生时,一方之所以要剥离,是因为以他的文化或经营能力去做,没有更好的出路。而另一方要接盘,是因为他考虑到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具体来说,中国公司之所以能够接盘欧美公司,是因为中国公司有着成本优势来赚钱。所以,当TCL去并购汤姆逊的彩电,并购阿尔卡特的手机,首先是这些跨国公司在彩电与手机战场上不如中国公司有优势,其次是他们有更好的业务可以选择。并购的成功要点在于,你能够向对方证明你在彩电、在手机这些业务上的赚钱能力比他们强,他们就听你的,如果不听你的,你就一步步淘汰他。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商业逻辑,在这一逻辑上,只有胜负,没有文化问题。但为什么并购后的整合往往又是企业文化的整合最难呢?因为,整合的过程体现实力,TCL凭什么证明自己比对方赚钱能力强?自然就要使出拿手的“习惯运作”,问题是,TCL在国内的习惯运作,在西方市场未必适用,不适用,人家自然就不会听你的,这才会出现“失控状态”。因此,问题就回到了文化的差异上去了。实际上背后是经营能力的问题。 品牌国际化任重道远   常林锋:这样看来,完成全球化布局并不意味着TCL就能够成为一个世界一流的跨国企业,要打造国际一流的竞争力,TCL还需要不断在管理和经营的各个层面进行优化和改善,而成就一个国际化的品牌,并非一日之功。   李东生:是的,TCL在完成国际化布局后,实际上品牌国际化已箭在弦上。如何建成国际化的品牌,我们考虑,首先,需要建立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体制。集团需要优化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来完善公司的管理体系,打造集团国际化经营能力。按照国际化的要求,改善企业内部组织体系和管理系统,并建立全球产业资源规划和发展能力,从而提升公司的全球产业经营能力。同时企业的国际化需要国际化的人才作基础,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入机制,建造一个国际化的管理和经营团队,从变化的国际市场中去学习、创新,努力了解、掌握国际经营的规则,积累国际业务经验,从而能够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其次,整合和建设全球化的研发体系,通过整合并购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中心及TCL集团原有的研发体系,发挥全球研发的协同效应,达到全球研发资源的共享,提升公司的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第三,需要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利用公司在速度、效率、成本控制这几个方面的优势,通过采购、制造和物流的整合,提高各环节的效率并严格控制和优化各区域市场的运营成本,将TCL的竞争优势从国内延展到全球,创建全球一体的供应链体系。在目前全面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优良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保持公司在成本上的领先优势,打造TCL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应该打造高端品牌产品,提高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通过产品设计和核心技术的提升,以及高端产品和多元化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来提升品牌形象,并借此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增加产品附加价值。   常林锋:对于众多的中国企业来说,国际化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创建并保持企业自身长久的国际竞争力,生产世界一流的产品和创建一流的品牌将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历程。在打造国际品牌的道路上,你希望有关部门怎样支持TCL和其他企业走出去?   李东生:国家长远竞争力是建立在民族企业的成长基础上的,靠本土企业作为载体来实现。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要看这个国家有多少个跨国公司。以韩国为例,韩国三星电子、LG等公司的世界竞争优势,是企业努力和国家政策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上世纪70年代以后,韩国政府一直给三星电子等强力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开展跨国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正是因为有政府的扶植,才有今天三星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反过来,正是因为产生了像三星这样的世界级企业,韩国的经济才能实现腾飞。 相关链接 TCL集团简介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81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在深圳和香港上市(深圳:TCL集团000100;香港:TCL多媒体1070、TCL通讯2618)。   TCL是一家拥有全球最大彩电企业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和世界主流移动通信产品供应商TCL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国际大型消费类电子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连续12年保持年均42.65%的增长速度,是中国领先的增长最快的电子信息企业之一。   在全球范围,TCL为超过1亿的用户提供包括多媒体、手机、电话机、电脑、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在内的消费电子产品和多元个性的解决方案,借助现代化的呼叫中心(Call Centre)为用户提供快捷、热情、专业的全天候服务。   2005年,TCL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16亿元,其中来自海外的营业收入贡献超过50%,彩电产品全球销量达2259万台,成为全球彩电产量最大的企业。 个人简历 李东生   198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系。现任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和党委书记。   作为TCL集团的创始人之一,李东生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使命感,确立了将TCL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宏伟目标。多年来,李东生始终坚持不懈地推行企业的变革创新,通过资本运作,兼并、重组、收购了多家国内家电企业,实现了TCL集团的低成本扩张,逐步建立起在多媒体显示终端、移动信息终端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2004年,与法国汤姆逊集团(THOMSON)重组全球彩电业务及与阿尔卡特公司整合全球移动终端业务,这两项重组,使TCL的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目前TCL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品牌价值达336亿元。李东生也于1994年被授予发展中国家电事业特殊贡献功臣称号,1995年被授予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称号。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2002年入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连续当选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3年1月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和有线新闻网(CNN)200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人士之一。

关键词: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网络消费网的作品,版权均属网络消费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网络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网络消费网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热文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os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网络消费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15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